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一套運用在地動植物及環境生態相互關係的真正原住民生態技術工法

一套運用在地動植物及環境生態相互關係的真正原住民生態技術工法

以崩塌地復育為例:
來自大嵙崁溪最上游泰雅族鎮西堡及司馬庫斯部落的「生態工法」知識

認知:
健康的植被,必定是該地原有的植被形態,多樣性的植物及棲息活動在其間的多種動物組合。特定地方植被是該地環境所包括的各種因素長期交互作用的結果,也會隨著氣候變遷或地形劇烈改變而演育,存在自然的規律法則。這些植被形態、動植物的生長特性及組合,各種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形,乃至於環境變化演育的歷史,依賴當地環境維生的在地居民,必定有著長期觀察體驗的在地知識,必須虛心學習,才能在復育工作中,靈活運用,獲得最佳效果。

原則:
順應自然環境及植物生長規律及其與動物互動關係,考慮地形、植被、季節、氣候、海拔,選擇最佳方式,協助儘速成功恢復植被。儘量不用人工輔助設施,非不得已要使用時,必需採用天然材料,將對環境的衝擊降至最低。

做法:
首先需觀察崩塌地狀況:地形、植被、季節、氣候、海拔等,特別是週圍植被種類狀況,評估天然下種的趨勢,重點在觀察崩塌地面積型狀,週邊狀況不同樹種果實當季成熟度,種籽顆粒大小、類型,評估成熟種籽自然飄落、到達,並佈滿崩塌地的難易度,謹記:人工僅能模仿自然的演育,輔助自然,不能替代改變。種籽落地發芽生長,是穩固坡地、形成在地多樣性植被生態最佳的方式,人工栽植無法替代,所以,為了加速崩塌地復育,人工輔助生長,需以模仿天然下種的人工撒種為主要方法,植栽僅能視為次要、搭配性的手段。健康的植被生長,必然會吸引、招來動物活動,棲息、覓食在其間,互相制約發展,形成當地生態系,所以植被種類狀況及發展趨勢的評估,植物種類分佈的觀察,也必需透過對動物活動的觀察來瞭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